谷城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西南岸,五当山脉东南麓,地跨北纬30°53’至32°29’40”,东经111°07’30”至111°52’。南依荆山,西偎五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最高1584米,最低71。东西长69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5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3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5.34%;水域面积119平方公里,占4.66%。县城居县境东部边缘中段。东南距襄樊市77公里,东北距老河口20公里。谷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8000至12000毫米,年均气温15.4°C,极端最高温41.4°C,极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时数1894.2小时,日照率43%,无霜期234天。谷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比较深厚。在公元前11世纪时,西周时为谷国,都城建于谷山。春秋战国时归属楚国为筑阳,自隋起称为谷城,隶襄阳郡,属荆州。一直沿袭至今。战国名相伍子胥仗剑离楚的故事就源于谷城。西汉时,谷城为丞相萧何的封地。明初,永乐皇帝巡历谷城时,曾钦命少林高僧觉成重修承恩寺。明末李自成、张献忠在谷城聚首,重举义旗。贺龙元帅曾在薤山建立红军司令部,李宗仁将军在五战区司令长官任上在谷城薤山建别墅,频频前往居住。民国初期属于湖北省襄阳道,民国后期,属于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1948年7月,始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1949年7月,始属襄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始属襄樊市管辖。谷城以其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而享誉海内外。大薤山被誉为中国南避暑山庄,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河山水风光旖丽多姿,且酷似三峡,而被誉为“小三峡”;千年古刹承恩寺,是湖北为数不多的皇家寺院。谷城境内众多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千百年来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睐,长年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历代文人游客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